2018年海外学者发表学术演讲
发布时间:2019-12-06
来源:
本年度共有29名海外学者发表68次学术演讲。
| 序号 | 姓名 | 任职学校、职称 | 讲座时间 | 讲座地点 | 讲座主题 | 
| 1 | 辛岛静志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 | 2018.03.12 | 公共教学一楼1605教室 | 《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诸本对比研究——提婆达多真的是恶人吗? | 
| 2 | 辛岛静志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 | 2018.03.14 | 公共教学一楼1605教室 | 《法华经·见宝塔品》诸本对比研究——《法华经》是不是在犍陀罗创作的?附论梵语“chattra”、汉语“刹”、朝鲜语“tjer ”以及日语“tera てら”之关系 | 
| 3 | 辛岛静志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 | 2018.03.16 | 公共教学一楼1605教室 | 《法华经·方便品》诸本对比研究——试探大乘思想的源头(1) | 
| 4 | 辛岛静志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 | 2018.03.19 | 公共教学一楼1605教室 | 《法华经·譬喻品》偈颂与散文对比研究——试探大乘思想的源头(2) | 
| 5 | 辛岛静志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 | 2018.03.21 | 公共教学一楼1605教室 | 试论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原语之面貌 | 
| 6 | 柯马丁(Kern Martin)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 2018.04.08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离骚》是一首重组的诗吗 | 
| 7 | 美籍华人作家 | 2018.04.15 | 逸夫会堂第一报告厅 | 原型与虚构:严歌苓的小说创作 | |
| 8 | 卡普捷列夫•谢尔盖•基里洛维奇( сергей каптелев) | 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大学电影艺术科学研究院 | 2018.05.07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俄罗斯电影理论发展的回顾(20世纪初至今) | 
| 9 | 卡普捷列夫•谢尔盖•基里洛维奇 | 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大学电影艺术科学研究院 | 2018.05.08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当代俄罗斯电影学的理论和实践状况(1990年代至今) | 
| 10 | 卡普捷列夫•谢尔盖•基里洛维奇 | 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大学电影艺术科学研究院 | 2018.05.09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当代俄罗斯电影的新语境 | 
| 11 | 卡普捷列夫•谢尔盖•基里洛维奇 | 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大学电影艺术科学研究院 | 2018.05.10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俄罗斯电影技术和电影院线的发展状况 | 
| 12 | 卡普捷列夫•谢尔盖•基里洛维奇 | 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大学电影艺术科学研究院 | 2018.05.11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当代俄罗斯电影主流美学趋势 | 
| 13 | 林宏明 |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 2018.05.08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以甲骨学为中心 | 
| 14 | Maria Cannata | 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 | 2018.05.15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埃及世俗体及其书写媒介(约公元前700年——约公元450年) | 
| 15 | John Baines | 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埃及学荣休教授 | 2018.05.15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埃及中王国的文字及媒介(约公元前2700年——公元前1500年) | 
| 16 | 傅葆石((Poshek Fu))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 2018.05.14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文化中转站:方言电影中心的诞生 | 
| 17 | 傅葆石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 2018.05.15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冷战”电影与香港的现代性” | 
| 18 | 傅葆石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 2018.05.16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好莱坞视域中的香港 | 
| 19 | 傅葆石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 2018.05.17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邵氏”电影与现代性 | 
| 20 | Timothy W. Burns | 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 2018.05.17 | 明德国际楼0308教室 | 马基雅维利的圣经批判 | 
| 21 | Timothy W. Burns | 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 2018.05.18 | 明德国际楼0308教室 | 培根的马基雅维利式方案 | 
| 22 | Timothy W. Burns | 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 2018.05.19 | 明德国际楼0308教室 | 霍布斯、洛克与孟德斯鸠:自然权利的新宗教 | 
| 23 | Timothy W. Burns | 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 2018.05.21 | 明德国际楼0308教室 | 卢梭、马克思与左翼的兴起:公民取代宗教 | 
| 24 | Timothy W. Burns | 美国贝勒大学教授 | 2018.05.22 | 明德国际楼0308教室 | 托克维尔、尼采与施特劳斯:危机与回返 | 
| 25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 | 2018.05.21 | 公共教学三楼3204教室 | 统计学,到处都是统计学! | 
| 26 | 张隆溪 | 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十大网上赌博网站排名客座教授 | 2018.05.24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从钱锺书看近代学人对中西文化的另一种取向 | 
| 27 | 刈间文俊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6.06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从中国电影的南北微妙差异谈起 | 
| 28 | 刈间文俊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6.07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电影的传播和再创作 | 
| 29 | 刈间文俊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6.08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电影里的“敌人”及其形象的演变 | 
| 30 | 刈间文俊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6.09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中日电影形象和文化意识 | 
| 31 | 刈间文俊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6.11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电影的“market in”和“product out”以及新潮流电影 | 
| 32 | 洪振洲 |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副教授 | 2018.06.15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从数字化到数位人文:人文研究需求驱动下的佛学数位研究资源发展历程 | 
| 33 | 储诚志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 | 2018.06.18 | 苏州校区修远楼303教室 | 分级泛读的理念和教学实践——兼及《汉语风》的设计与编写 | 
| 34 | 竺家宁 |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 2018.09.10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佛经语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 35 | 竺家宁 |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 2018.09.11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声韵学五十年:学习与研究的九条道路 | 
| 36 | 竺家宁 |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 2018.09.12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两岸语音之比较及其历史之来源 | 
| 37 | 竺家宁 |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 | 2018.09.13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论重纽的语音重置现象 | 
| 38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9.12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关于鲁迅研究的方法论--“一国文学主义”和比较文学以及考证主义 | 
| 39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9.19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鲁迅《父亲的病》再考--赎罪的哲学与中国传统医学批判 | 
| 40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9.21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大江健三郎与鲁迅 | 
| 41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09.26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张爱玲与萧伯纳以及室伏克拉拉 | 
| 42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10.10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鲁迅《伤逝》与张爱玲《倾城之恋》--“低头”女人们的出走 | 
| 43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10.12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莫言在日本--有一个翻译家的回想 | 
| 44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10.17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李昂在日本--有一个翻译家的回想 | 
| 45 | 藤井省三 |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 2018.10.24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鲁迅在日本--有一个汉学家的梦想 | 
| 46 | 曹荣锦(Alexander Chow) | 英国爱丁堡大学神学院副研究员 | 2018.10.11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人文学与跨学科研究 | 
| 47 | 李添富 |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 | 2018.09.26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训诂学与文学鉴赏 | 
| 48 | 大卫·福特(David Ford)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 2018.09.27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经文辩读:教化的应许 | 
| 49 | Jenny Susan Mander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 2018.10., 15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好客、叙事与国际关系 | 
| 50 | Jenny Susan Mander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 2018.10.16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科学的局限与通讯的未来——一个十八世纪的视角 | 
| 51 | Jenny Susan Mander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 2018.10.17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提出与解构欧洲的启蒙叙事——另一个十八世纪的视角 | 
| 52 | Jenny Susan Mander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 2018.10.18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世界历史、翻译与现代小说的兴起 | 
| 53 | Anna G Chen | 瑞典翻译家 | 2018.10.16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中国作家的海外翻译 | 
| 54 | Anna G Chen | 瑞典翻译家 | 2018.10.16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诺贝尔文学奖的精神和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 
| 55 | 洪亮 | 中国神学研究院(香港)助理教授 | 2018.10.23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德语世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解读类型 | 
| 56 | 彭睿 |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 2018.10.24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图式性构式历时扩展的理论问题 | 
| 57 |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 | 2018.10.26 | 芝加哥大学研究中心文化大厦10层 | 数字革命 | 
| 58 | 池田证寿(Ikeda Shoju)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15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日本古辞书的三大出典:《玉篇》・《切韵》・《一切经音义》 佛典音义的编纂:《新译华严经音义私记》 | 
| 59 | 池田证寿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16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玉篇的抄录:《篆隶万象名义》 汉语抄类的编纂:《杨氏汉语抄》与《临时杂要字》 | 
| 60 | 池田证寿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19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韵书与字书的统合:《东宫切韵》 佛典音义与和训的收集:《新撰字镜》 | 
| 61 | 池田证寿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20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明示本文出典主义辞书的成立:《倭名类聚抄》 从汉文训读语所见的训诂与表现:训点的起源与展开 | 
| 62 | 池田证寿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21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佛经的诵读与音义书的编纂:法华经的音义与大般若经的音义 新的本文典据主义辞书的出现:原撰本《类聚名义抄》 | 
| 63 | 池田证寿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22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实用主义汉和辞书的完成:改编本《类聚名义抄》 韵书的变貌与国语辞书的编纂:《诗苑韵集》与《色叶字类抄》 | 
| 64 | 池田证寿 |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 2018.11.23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汉和辞书与国语辞书的展开 汉字字体史研究与古辞书研究:中国的字样书及其在日本古辞书中的利用 | 
| 65 | 曾晓文 | 加拿大作家、编剧 | 2018.11.29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卡夫卡与华语文学 | 
| 66 | 赵守辉 | 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 | 2018.11.30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语言社会学的批判传统:试看规范与标准是如何被解构与颠覆的(以北欧语言规划政策与实践为例) | 
| 67 | 郭安瑞 |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副教授 | 2018.11.30 | 人文楼700会议室 | 清中叶诉苦剧以及文化中的政治 | 
| 68 | 张美兰 |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 | 2018.12.19 | 人文楼200会议室 | 类型学视阈下之汉语历史演变及其地域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