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外学者发表学术演讲
发布时间:2019-11-09
来源:
| 序号 | 姓名 | 任职学校、职称 | 来访时间 | 讲座题目或访学项目 | 
| 1 | 周明朗 | 美国马里兰大学语言学院终身制副教授 | 2012.03.16 | 世界普通话?——汉语全球化与中国的国际汉语推广 | 
| 2 | 曹逢甫 | 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 | 2012.03.16 | 峇峇語(Baba Malay)的性质与来源 | 
| 3 | 曾永义 | 著名戏剧学者、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 2012.04.08 | “生旦净末丑”的来龙去脉 | 
| 4 | 彼得•奥克斯(Peter Ochs)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Edgar M. Bronfman”讲座教授 | 2012.04.24 | “经文辩读:过去、现在及未来”(Scriptural Reasoning: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 5 | 依兰·斯塔文斯(Ilan Stavans) | 美国安姆赫斯特大学拉丁美洲与拉美文化系教授 | 2012.05.30 | 经典的魅力——《百年孤独》与马尔克斯的早年生活 | 
| 6 | 潘海华 |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 | 2012.06.06 | 领属话题结构的语义语用允准条件 | 
| 7 | 胡文泽 | 美国海军学院终身教授 | 2012.06.08 | “把”字句语法意义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 8 | 大卫·贾斯珀(David Jasper)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 | 2012.09 | 重回神学思考范式 | 
| 9 | 杰里·克里弗(Jerry Cleaver) | 美国知名写作导师、西北大学教授 | 2012.09.19 | 情感的力量 | 
| 10 | 大卫·福特(David Ford) |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钦定讲座教授 | 2012.10.19 | 想象的基督教和实践的基督教:当时与当下的《尼西米记》 | 
| 11 | 陈东东 | 美国西东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教授 | 2012.12.28 | 什么是最佳对外汉语教学法 | 
| 12 | 陈东东 | 美国西东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教授  | 2012.12.29 | 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及声调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