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外学者发表学术演讲
发布时间:2019-11-09
来源:
| 序号 | 姓名 | 学校与职称 | 来访时间 | 讲座题目或访问项目 | 
| 1 | Caroline Fielder | 英国利兹大学教授 | 2011.01-2011.03 | 中国文化与宗教 | 
| 2 | 陈东东 | 美国西东大学教授 | 2011.02 | 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及声调教学、什么是最佳对外汉语教学法 | 
| 3 | Scott Austin | 美国德州 A&M 大学哲学系教授 | 2011.02-2011.06 | “西方文论原著选读”课程、“儒道与美国文化”专题讲座、巴门尼德研究 | 
| 4 | 遇笑容 |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教授 | 2011.03 | 语言接触与汉语史语法研究 | 
| 5 | 黄子平 |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讲座教授 | 2011.03 | 他结巴了——鲁迅与现代汉语写作 | 
| 6 | Jeroen de Kloet | 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 | 2011.04 | 翻译的迷失?全球化时代的电影和理论 | 
| 7 | 王德威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 2011.05 | 众声喧哗之后:当代小说与叙事伦理 | 
| 8 | Chloe Faith Starr | 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教授 | 2011.05 | 从晚清到民国‘基督教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观念变迁 | 
| 9 | 司马懿(Chloe Faith Starr) | 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耶鲁大学神学院教授 | 2011.05 | 从晚清到民国‘基督教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观念变迁 | 
| 10 | 孙朝奋 | 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 | 2011.06. | 汉语动补构式形成的机制 | 
| 11 | Birgit Linder |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 2011.06 |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意识从神到人的转变”、“本雅明《左翼的忧郁》研读” | 
| 12 | 张旭东 |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 | 2011.06 | 后现代理论与文学批评 | 
| 13 | 何群雄 | 澳大利亚堪培拉中文信息研究中心(ICCI)研究员 | 2011.06 | 近代社会思潮和汉字在日本的“命运” | 
| 14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 | 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2011.06 | 一个作家的证词 | 
| 15 | 姬建国 |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应用语言学特聘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 2011.09 | 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在外语及国际汉语习得中的重新结合与分层结合 | 
| 16 | 何维亚(James L Hevia) | 美国著名汉学家 | 2011.10 | 帝国主义与通俗文化:殖民战争在不列颠媒体中的形象(1989—1901年) | 
| 17 | 孙景涛 |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 2011.11 | “汉语历史形态学”系列讲座 | 
| 18 | 詹姆斯·里兹卡(James Liszka) | 纽约州立大学普拉兹堡分校副校长兼教务长、哲学系教授 | 2011.10 | 皮尔斯符号学的意义理论 | 
| 19 | 奚密 |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东亚系主任 | 2011.10 | 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 | 
| 20 | 丘成桐(Shing-Tung Yau) | 华裔数学家 | 2011.11 | 几何学赏析 | 
| 21 | 罗伯特斯·法森(Robertus Faesen) | 比利时鲁汶大学及安特卫普大学神学与宗教研究院教授 | 2011.11 | 中世纪神秘默观文学与人的尊严 | 
| 22 | 许子东 |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嘉宾主持 | 2011.12 | 叙事、网络与时代——从《许子东讲稿》第三卷说起 | 
| 23 | 罗端(Redouane DJAMOURI) | 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 | 2011.12 | 上古汉语派生构词形态的问题 | 
| 24 | 江岚 |  威廉帕特森大学重要语言研究中心主任 | 2011.12 | “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料分析与课件设计”、“美国对外汉语课堂的特色及其对持照汉语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 | 
| 25 | 鲁曙明 |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传播沟通学教授、中国项目主任 | 2011.12 | “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与跨文化沟通”、“认识美国孔子学院与汉语教学国际化” | 
| 26 | 黄少荣 |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 | 2011.12 | Public Speaking and Communication | 
| 27 | 陈东东 | 美国西东大学语言文学文化系中文部主任和亚洲学研究生主任 | 2011.12 | “什么是最佳对外汉语教学法”、“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及声调教学” | 
| 28 | 伍晓明 |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 | 2011.12 | 文学“史”可能吗 | 
 
								 
								